夏至剛過,蘿崗荔枝紅,百年古祠粵韻悠揚。6月24日下午,“傳非遺文化
承中華古粹”蘿崗街粵劇曲藝展演在百年蘿崗鐘氏大宗祠精彩開鑼。
現(xiàn)場首先由廣東音樂《雨打芭蕉》輕松歡快拉開帷幕,《昭君別漢王》、《七月七日長生殿》、《帝女花之香夭》
等一首首膾炙人口的粵劇名曲在古祠一一唱響,小曲聯(lián)唱《傳承經(jīng)典》更是讓一眾粵迷過足了戲癮,最后活動在應(yīng)
節(jié)應(yīng)景的《賣荔枝》合唱中完美收官,為蘿崗街坊呈獻了一臺難忘的粵劇文化盛宴。本次活動還運用“互聯(lián)網(wǎng)+”模
式,利用視頻、圖文直播等方式讓更多粵劇迷足不出戶即可觀看精彩大戲。
“這次是我第一次回到小時候讀書的大祠堂表演,心情非常激動,希望大家喜歡我們的表演”。
堅持了十多年蘿崗本地粵劇私伙局活動的一名演員開心地說道。一位蘿峰的居民說:“這老祠
堂是我們的根,雖然現(xiàn)在拆遷搬走了,今天回來聽?wèi)蛄钗一貞浧鸷芏嗯f事。”而帶孩子來現(xiàn)場
看戲的鐘先生則表示,今后會多帶孩子參加這類活動,若孩子有興趣學(xué)的話會支持。
為了推廣活化傳統(tǒng)非遺文化,蘿崗街道與廣州海事博物館等單位積極探索“政府搭臺,群眾唱戲”的新路子、 推陳出新“傳統(tǒng)文化+古建筑”模式,重點打造群眾喜聞樂見,極具特色,能反映嶺南文化的古遺存文化展示 平臺,將老元素、老故事、老材料融入其中,貼近群眾、講好故事、做好傳承,留住鄉(xiāng)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