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6日上午,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。會上,黃埔文化(廣州)發展集團有限公司
(以下簡稱“黃埔文化集團”)等12家企業獲頒“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”牌匾。
△黃埔文化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黎學軍(右二)上臺接受牌匾(攝影:南方日報 仇敏業)
新一批“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”是由文化和旅游部根據《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(基地)管理辦法》,經企業申報、省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推薦、評
審和公示等程序后命名,于2024年3月21日掛網公布。
作為此次入選的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單位,黃埔文化集團成立以來始終秉承“深耕黃埔文化資源,向更美好生活出發”的企業理念,聚焦文商旅、現代農
業、文創園區及投資等三大主營業務板塊,精耕細作、拼搏爭先,現已建設成為廣州開發區、黃埔區文化產業投融資平臺、展示平臺、交易平臺及新興文化
業態、重大文化項目的投資建設與運營服務主體。
此次入選是黃埔文化集團踐行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階段性成果。近年來,黃埔文化集團在
推動文化業態優化升級、促進文化產業融合與創新發展等方面作出了顯著的示范帶動作用。
一是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、創新性發展。打造黃埔軍校主題文旅街區,通過“微改造精提升”推進街區物業升級。出品以黃埔軍校歷史文化為創作核心
的大型光影沉浸式舞臺劇《黃埔!黃埔!》。攜手央企大悅城控股建設黃埔大悅匯,多業態組合提供全新消費選擇,催生新文化消費增長點。依托國防教育、
傳統文化、自然科學、農耕體驗、生命安全等五大板塊50門優質研學課程,串聯區內文物史跡和創新資源,持續升級10條“游廣州,看黃埔”定制研學路線,
形成“到黃埔去”研學產品體系。
△黃埔軍校主題文旅街區
△大型光影沉浸式舞臺劇《黃埔!黃埔!》
△黃埔大悅匯
二是以創新為核心,助力現代農業與數字文化新質生產力發展。依托長洲島和隆平院士港軟硬件資源優勢,建設農科產業“一生之園”,以“一港兩園三院”
為核心,打造種業“硅谷”,建設隆平好種子精神傳承館,充分發揮農業基金作用,推動科技與農業有機結合。建設運營市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大灣區數字文化
產業園,推動優創合影基地“5G+智慧視聽”核心發展方向,助力中國4K超高清升級。
△隆平院士港
△隆平好種子精神傳承館
△大灣區數字文化產業園
三是拓展文化產業功能、延伸文旅產業鏈條。立足黃埔深厚人文底蘊,規劃建設大吉沙隆平稻香園、長嶺現代農業公園,高標準開發長洲島及相鄰江心島約
3400畝農地資源,成為全區最主要、最集中的糧食基地。以鄭永年團隊為核心設立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,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最具權威的中國特色新型智
庫,依托廣州大灣區虛擬研究院,發展數字影視特效行業,不斷延長價值鏈和產業鏈,推動文商旅、農業科技和文化創意三大業務板塊融通共鏈發展。
△大吉沙隆平稻香園
△長嶺現代農業公園
△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成立儀式
此次獲頒“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”牌匾,是對黃埔文化集團文化產業發展成績的深切肯定,進一步激勵了黃埔文化集團在豐富優質文化產品供給、
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、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方面持續發力,在壯大文化市場主體規模、推動文化產業快速發展方面積極發揮示范帶動作用。